[中國.江蘇.甪直] 江南六大古鎮之一 神州水鄉第一鎮 東方威尼斯「甪直古鎮」



甪(ㄌㄨˋ)直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,江南六大古鎮之一,素以河多、橋多、巷多而聞名,被費孝通先生贊譽為「神州水鄉第一鎮」。



甪直,古稱甫里,至今已有2500年曆史,地處蘇州古城東隅18公里的吳東地區,澄湖之濱。地理位置優越,物產豐富,市場繁榮,素有「江南魚米之鄉」的美譽。甪直古鎮人文薈萃,名勝古蹟疊現,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。



進入到甪直古鎮是不用錢的,但如果要參觀裡面的一些景點,則需要另外買票,票價還不便宜,要價78人民幣,但能參觀的景點不少,有沈宅、保聖寺、蕭宅、王韜紀念館、水鄉服飾館、歷史文物館和萬盛米行等等。



過了這座廊橋之後,就開始進入甪直古鎮了~



古鎮區面積約1.04平方公里,因鎮東有直港,通向六處,水流走向酷似「甪」字,又相傳有神獸「甪端」落住於此,故清代改稱甪直。



一條街的古房子,沿著河道走,兩旁的商店林立,是個相當好逛的地方。
不過因為我買了門票,所以就決定慢慢的去找尋今天的第一個景點~



沈宅是甪直古鎮保存完好的豪華宅第,同盟會會員、甪直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。地處甫里八景之一的「西匯曉市」之間,建築佈局有亦仕、亦商,前廳、後宅,左坊、右鋪的特色。沈宅原建築面積為3500余平方公尺,現修復開放的為其西部,約1000平方公尺。沈氏原為富豪,房產廣布,清末民初以來,俚語「沈半鎮」就廣為流傳。



沈宅由於牆門、儀仗廳、大廳、樂善堂、書房、樓廳等組成,建築典雅,裝飾洗煉、雕刻細緻,是典型的蘇式古建築。電視劇《紅樓夢》、《圍牆》、《灑向人間都是愛》;電影《玫瑰旋渦》等都曾在此取景拍攝。



沈宅繡花樓乃沈柏寒先生女兒之閣樓,五間,為膳房、臥室、繡房、會客室、書房。
沈小姐通常按季節選擇時令蔬菜、新鮮水產,由廚師烹調。她的臥房傢俱材質,大多為紅木,如雕花床、衣櫥櫃、梳妝台等;衣帽箱為樟木製品。
沈小姐受過高等教育,交遊甚廣。每有同學、好友造訪,即以名茶、名點招待,她興趣愛好廣泛,尤其對蘇繡情有獨鍾,故設繡樓,置工具,供其精心研習刺繡技巧;此外,還酷愛琴棋書畫,閒暇時常邀好友在書房內琴一曲交流書畫技巧,與棋友對奕切磋或撫琴一曲。



因為沈宅也不是很大,所以很快就逛完了,我又繼續探索著古鎮,發現了賣特產的店舖,一個個看起來都好美味,還可以供試吃。





今天天氣相當的好,陽光照映在河水上,波光粼粼,不少遊客搭著小船,以不同的角度瀏覽古鎮。



第二個付費景點是江南古剎甪直保聖寺,創建於梁天監二年(503),一千五百年的歷史,積澱了豐富的文化遺存。這裡有六朝造像石、唐代經幢、北宋幡桿夾石、明代建築天王殿、清初鑄鐵大鐘,而最為珍貴的鎮寺之寶,當推唐代塑聖楊惠之所作的羅漢塑像塑壁,其作品融雕塑繪畫於一體,開中國雕塑之先河,價值極高,聞名中外。寺西院,有碑廊,唐代詩蔭,千年銀杏,百年枸杞和紫藤,並稱古木「三絕」。
保聖寺文物佳勝,花木奇異,足以使人留連忘返。



天王殿於明崇禎三年(1630)重建。面闊三間,進深七檁。單檐歇山頂,簡瓦覆蓋。戧角起翹,輕巧若飛。微有「側腳」的角柱和「四鋪作插昂」斗拱,仍存宋代建築遺風。而浮雕「神童牡丹」紋飾的覆盆式柱礎,系宋代原物。該殿是研究明代建築的絕好實物資料。



大鐵鐘通高1.8公尺、口徑1.12公尺,壁厚0.11公尺,重約1.5噸。鐘頂提梁為雙首四爪龍式,造型生動。鐘口外撇,呈多瓣蓮花狀,曲線委婉。鐘身上部環鑄凸弦紋框面,中部四面鑄有「國泰民安」、「八方無災」、「風調雨順」、「五穀豐登」。鐘體秀美,質地堅實,撞之有聲,體現了我國明末清初高超的冶煉技藝。



唐幢宋礎
經幢,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種,始創於唐。此幢唐大中八年(854)建,宋代重立,崔漁正書撰。幢高4.8公尺,計17層。上刻尊勝陀羅尼經文和蓮瓣、卷雲、蟠龍、菩薩、飛天等圖案,造型優美,雕刻細膩,顯示了盛唐的藝術風格。幢週的柱礎,為保聖寺大殿舊物,紋飾有剔地起突的「鋪地蓮花」、「寶裝蓮花」和壓地隱起的「童子牡丹」。是宋代石刻藝術珍品。



古紫藤
主桿粗拙遒勁,枝繁葉茂,濃蔭匝地,「蒙茸一架自成林」。虯枝交纏攀援,藤蔓彎曲迴繞,似靈蛇相戲,如蛟龍飛舞。暮春三月,串串淡紫色蝶形花朵,爛漫綽約,引人駐足。老藤新枝,年復百載,為寺內古木「三絕」之一。



女子樓為一幢南北四開間的兩層樓房。1919年7月,葉老夫人胡墨林應「五高」之聘。任女子部教師,曾在此執教,葉老也曾為夫人代課,講述童話故事。第一個童話集《稻草人》中的一些故事,就是在這裡與最早的「讀者」見面的。



葉聖陶墓園於1988年建成,墓園坦蕩開闊,景色宜人,松柏長青,肅穆莊重。陵墓面向東方,花崗石構。墓碑趙樸初敬書,碑前鮮花簇擁著石棺惇。望柱、台墀上雕刻桃花、李花和萬年青,象徵葉老桃李満天下,業績峙千秋。長40公尺的墓道中央建有氣宇軒昂的六角亭,亭名「未厭」,取葉老勤勉終生,不斷求索,永不自滿之意。



千年銀杏是古老珍稀的樹種。因果實銀白,狀如杏,故名。亦稱白果樹。寺內三株,兩雄一雌,雄花雌果。樹高和幹粗在15公尺和4.5公尺以上,樹齡皆千年有餘,被譽為「世紀之樹」也是保聖寺歷史見證。其體態端莊,氣宇軒昂,給人以古樸、遒勁、昂奮的美感。而該樹腹中又生榆木一株,似「懷中抱子」奇景妙趣,實屬罕見,為寺內古木「三絕」之一。



白蓮寺舊址,梁代始建,曾為唐代詩人陸龜蒙別業。宋熙寧六年(1073)重建,後毀。那僅存大殿遺址,殿基面闊,進深三米間,平面呈方形。宋代的十六只青石柱礎仍佇立原處,這些浮雕著「鋪地蓮花」、「寶裝蓮花」的柱礎,隱約可現當年大殿的舊制和白麓寺的規模,實為罕見的宋代建築,石雕藝術精品。



蕭宅建於1889年,是鎮內現存最為完好的清代建築之一,佔地約1000平方公尺,全宅結構緊湊,佈局巧妙,雕刻精美,堪稱江南私家住宅建築之精品。蕭宅原為甪直鎮楊姓武舉人所建,後因故售給蕭家,其後人蕭芳芳為香港著名電影演員。



蕭宅內部也不是很大,所以很快就晃完一圈了。





走到古鎮比較僻靜的地方,發現有不少人就在橋上寫生,感覺真是不錯。





甪直醬品歷史源遠流長,據《吳郡甫里志》記載,清乾隆時期已經開始用醬制作各種醬菜。最初多為各家自制,後來出現了醬園。清代中後期,「張源豐」「沈成號」等南醬店先後開業,民國達到了鼎盛。1956年,「沈成號」「張源豐」「鼎康」三店合併,公私合營成立「甪直醬品廠」,生產醬油、醬菜等。六十年代又成為甪直供銷社下屬的一個單位,1985年上升為縣屬商辦廠,隸屬於吳縣供銷合作聯社,2003年改制為股份制企業並一直延續至今。



一大缸一大缸釀造的醬油,發酵味道沖天。



甪直水鄉婦女服飾博物館通過文字、圖片、實物等形式向遊客展示水鄉婦女服飾獨特的神韻。雙色相間的「包頭」、別緻的大襟紐襟「拼接衫」、飄逸灑脫的「繡襉福裙」等,體驗別樣的青蓮杉子藕荷裳。



甪直水鄉婦女服飾是稻作農業經濟的產物,是水鄉勞動婦女心靈手巧、勤勞節儉與和獨特審美情趣的結晶。歷史發展到上世紀八十年代,中國的改革開放使甪直所在的長江三角洲煥發生機,農業文明逐步被工業文明所取代。水鄉婦女服飾的使用價值和實用需要已經喪失,其存在基礎面臨動搖。另外,裁剪、縫製水鄉婦女服飾的老裁縫年事已高,有的相繼謝世,有些絕活難以得到傳承。
在今天的吳東地區農村,只剩少數60歲以上的老年婦女還繼續穿著原生態的水鄉服飾。這種風韻獨具,流行了近千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,有責任付出努力將她記錄、保存,並傳承給子孫後代。



王韜紀念館
王韜出生於甪直鎮書香門第,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。為弘揚他的愛國思想和開放意識,1998年籌建了王韜紀念館。館內佔地面積800平方公尺,共分王韜生平事跡陳列室、王韜故居、弢園三部分。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家錢君匋題寫館名,雕塑家王大進為紀念館製作了王韜半身銅像。




萬盛米行是一家老字號店鋪,始建於民國初年,由鎮上沈、範兩家富商合伙經營。該行規模宏大,有存放糧食的廒間近百,是當時吳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大米行。著名文學家、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於1917年到甪直執教五年,他的名作《多收了三五斗》就是以萬盛米行為背景的,該文後被選進中學教課書,萬盛米行也隨之名聞海內外。




甪直歷史文物館裡面展示了甪直地區從古自今的歷史文物,介紹了相當豐富的產品,對歷史有興趣可以過來看看。



走進甪直,可以用行走的方式,觀賞保聖寺羅漢塑像的藝術造詣,追尋葉老先生的足跡;可以用游船的方式,穿過一個個飽含歷史滄桑的古橋洞,感受「人家盡枕河」的水鄉生活;可以用戲曲的方式,體會打連廂的熱情洋溢,欣賞水鄉服飾的五彩斑斕;可以用民宿的方式,融進百姓的日常起居,體驗慢節奏的生活方式;當然還可以用品嘗的方式,到甪直來,如果不嘗一嘗甪直蘿蔔,就體會不到甪直真正的味道.…



✤本文收錄在兩萬五千公里的回鄉之旅 走海陸從倫敦到臺灣系列文章
✤文章收錄目錄:環遊世界 - 亞洲之旅 / 東亞地區 / 中國大陸 China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