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中國.廣東.廣州] 走進西漢南越文王墓 關於趙眜(趙胡)的絲縷玉衣與文帝行璽



西漢南越文王墓是中國西漢時期南越國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,位於廣州市越秀公園西側,離中山紀念堂不遠處,此陵墓被認為是嶺南地區已發現的陵墓當中,規模最大,隨葬品最多,墓主人身份最高的。

1983年時,在此地準備興建樓房時,工人在挖掘途中發現該陵墓,在經過考古團隊清理之後,便在原地建立起「西漢南越王博物館」進行保護,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

在進入博物館大門之前,要先去旁邊的售票口買票,全票為10人民幣、半票為5人民幣,價格並不貴,而且如果來的時間剛剛好,還能遇到免費的導覽講解。
免費講解時間為週一至週四10:00/15:00/15:30三個時段;週五至週日為10:00/15:00/15:30/18:30四個時段,不過我那天禮拜日去時,兩點半也有加開一場免費講解,所以有可能會視情況跟人數多寡還加開也說不定,可以去到那邊碰碰運氣喔!



跟著講解員進入到博物館,首先走上來帶我們來看到的是當初挖掘的陵墓墓室,當初墓室的原址已經被館方用另外蓋個建築把它保護起來了。



一進到建築物,直接就看到一整個陵墓,南越王墓是鑿山建造的,在象崗山上鑿入20米深的地方,用750多塊的紅砂岩築成。



整個陵墓坐北朝南,成「士」字形平面,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,仿照「前堂後寢」的形制由七個墓室構成,前面三室分別為前室和東、西耳室,後面四室為主棺室、東西側室和後藏室。



這是南越王墓的平面圖,陵墓內並不是很大,而且裡面的文物都已經被取出放在展館裡了,所以裡面也沒什麼看頭,不過下面可針對所有墓室簡單介紹下:

墓道(The Tomb Passage)



墓道是前往墓室的一條小路徑,這裡有兩位殉人衛士和車夫,而墓道跟前室之間有個頂門器,它是由5條10條組成的,左右兩邊是支撐,中間三條前輕後重,等門打開的時候門是可以順利關上的,但是從外面就推不開了,於是就可以順利地頂住這個前室,起到一個簡單的防盜作用。

前室(The Ante Chamber)

這裡是其中一個僕人的居所,但僕人身份相對來說比較高的,因為他是一個貼身宦官,專門照顧南越王的起居飲食,是為「景巷令」。

東耳室(The East Side Chamber)

東耳室主要擺放了一些娛樂用品,南越王趙眜可以在這聽歌、喝酒、下棋,所以就相應地就在這裡出土了一些樂器、裝酒的壺、以及兩套非常珍貴的六博棋,這個棋盤上面的裝飾是由金箔片裝飾的,棋子有青玉的、象牙的、水晶的,都是非常高等的一種材質做成的。


(出土的六博棋)

在東耳室裡同樣也有發現有一個殉人,這位殉人的年齡還非常的年輕,才18歲左右,考古學家推斷他應該是一個非常年輕的一個樂師。

西耳室(The West Side Chamber)

西耳室裡放了些南越王的用器、寶藏等,就是一個藏寶庫,不過這裡的器物的擺放是相當雜亂的,並不是當初整理墓室的人亂扔進去的,考古學家進一步勘探墓室發現,這裡有三次進水,甚至還有一次還淹到了墓頂,所以當時的一些器物,它就隨著水到處的漂,所以顯得特別的雜亂。

主棺室(The Main Coffin Room)

顧名思義就是南越王趙眜的墓室,南越王趙眜身著一套絲縷玉衣,一棺一槨就躺在這裡下葬了,頭朝北腳朝南,古人認為南為正向,而北面屬陰,人死後靈魂是要歸北去的,他這麼放著也是比較符合當時的一個風水的擺放。


(修復後的絲縷玉衣)

考古學家從墓道開始清理墓室時,清理到主棺室以前都不知道這個墓的墓主人是誰,只能大概判斷它是一個西漢時期的墓葬。直到考古學家在趙眜身上清理出了兩枚印章,一枚叫「文帝行璽」,另一枚叫「趙眜印」。 通過這枚印章我們就知道他的身份是南越文帝,名字叫做趙眜,西漢時期南越國第二代王。


(「文帝行璽」金印出土於墓主人胸部,為陰刻篆文)

東側室(The East Side Room)

這裡是趙眜的四位夫人埋葬的地方,根據她們身上印章可以判斷其身份,分別是右夫人、左夫人、泰夫人以及部夫人,因為這個墓室也是有多次進水的,且經過2000多年的演變,這些夫人的屍骸的保存情況並不理想。



這裡可以看到左夫人的部分殘骸,基本上都跟泥土沙子混在一起了,而且她們當時都是有棺木的,是有棺材的痕跡,說明她們的身份地位相對來說比較高。

西側室(The West Side Room)

西側室是南越王的僕役之所,這裡埋葬了七位僕人,他們都是沒有棺木,屍體直接就擺放在地上,說明了他們的身份地位是比較低下的。
同時在這邊還能發現一些豬牛羊的殘骸,考古學家推斷這應該不是作為食物用的,因為當時這些牲畜都是不完整的,而且還有燒過的痕跡,推測應該是作為祭祀之用。

後藏室(The Rear Store Room)

後藏室是南越王的一個小小的禦膳廚房,在這裡出土了非常多跟吃有關的炊具,能煮的食物的種類也非常多,有天上飛、水裡游的、地上跑的等等,說明南越王應該是一個吃貨,那麼當時有一句話很有名「食在廣州」,在2000多年前的小小的後藏室也能有所體現。



導覽完南越王陵墓之後,解說員帶領著我們來到後方,放展館文物的地方,以下簡單介紹一下地理位置,以及幾樣比較特別的展品。



上圖黑色的部分就是當時南越國的版圖,大致包括了現在的廣東省、廣西省、以及一小部分的福建、貴州還有越南北部,其主要首都為番禺,也就是現在的廣州。
為什麼廣州的古稱叫做番禺呢?
因為古人有以山川河流去命名地名的習俗,傳說,當時的廣州有兩座山,一座叫做番山,另一座叫禺山,所以當時的廣州就叫做番禺了。

「文帝行璽」金印



這枚「文帝行璽」金印是出土在南越王的胸前,正是通過這枚印章才知道墓主身份,此印章是由黃金製成的,含金量高達98%,重量為148.5克,印鑑上面有個呈現S形的龍並且鏤空,鏤空的地方可方便拿取,也可以穿線掛脖子上以防弄丟。
如果仔細觀察這枚印章,可以看到一些刮蹭、磕碰過的痕跡,說明這些物品是經常被使用的,更能證明此為真品,而且因為材質為純金,所以保存得相當完好。
南越王的名字除了是趙眜以外,在西漢的史書記載裡被稱為趙胡,為什麼會有兩個名字呢?
目前猜測可能有兩種原因:第一很可能是史書的傳抄錯誤,當時史書都是人工手刻的,刻在竹簡上面很難去避免一些錯誤;第二個原因就是可能他有兩個名字,一個是漢名叫趙胡,一個越名叫趙眜。

絲縷玉衣



這是南越王下葬時身穿的一套絲縷玉衣,下枕絲囊珍珠枕,此絲縷玉衣是由2291塊玉片組成,全長為173公分,因此我們推斷南越王的身高應該在170公分左右。

這套絲縷玉衣的玉片都有預先打孔的,考古學家研判玉與玉之間串聯的方式,是通過絲線串在小孔綴連在一起,但經過2000多年這些絲線當然都是已經腐朽掉了,出土時玉片就散落一地,但在玉片之間有發現到紅色絲線的殘留物,於是北京考古所花費三年時間,用紅色絲線慢慢的將此絲縷玉衣修復完成。




在絲縷玉衣的下方可以看到有大大小小的五個圓形玉璧,這個叫做墊玉璧,腳下的則是渦紋雙聯玉璧,手上還有兩個龍形玉觿,也稱作玉握,死後要給他握著東西,就是不能空手而去的意思。

墓主的顱骨和牙齒



古人相信死後著絲縷玉衣能保屍身不腐,但經過兩千年之後,墓主人的屍身只剩顱骨和牙齒這兩塊骨頭比較清晰而已,其他身上各個部位都已經看不到完整骨頭了。

透雕龍鳳紋重環玉珮



此龍鳳紋重環中間的環有一條龍,外面則有一隻鳳鳥,龍的身子呈S形,後腳伸向了外圈,它的尾巴形成兩個卷雲紋,前腳伸向外圈上面站立著一隻鳳鳥,鳳冠形成卷雲紋跟龍尾相連起來,又形成了不一樣的卷雲紋。



可以看到鳳鳥彷彿在回頭跟龍頭進行對視,嘴巴微微張開,感覺像在說些什麼悄悄話,就形成了一幅非常和諧的畫面,叫做陰陽協調、調運天成、龍鳳呈祥,所以它的寓意是非常的美好,就在上個世紀80年代,龍鳳紋重環就被選為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的館徽了。

鐵鎧甲



這套鐵鎧甲,上面是還原當時模型,下面則為出土時當時已生鏽發黑的鐵鎧甲了,不過可從復原模型看到它是由709塊鐵甲片製作而成的,但這個鐵鎧甲並不能保護脖子、手、下身,只能說是一件相當輕便、靈活的馬甲。

鐵鎧甲在當時是非常的珍貴的,並不是人人都能穿的,尤其是在春秋戰國時期,也就大戶人家的富家子弟才有本錢出去打仗,因為當時的一些兵器都必須是自備的,窮人家並沒有錢去製作這樣的兵器跟防具,而且當時的嶺南地區還是相對來說是比較落後,生產力也不如中原發達,甚至一些鐵農具都是由中原輸入的,更不要說鐵鎧甲這種這麼珍貴的東西,所以考古學家研判這一件應該就是南越王趙眜本人的鐵鎧甲了。

錯金銘文銅虎節



這枚錯金銘文銅虎節本身並不是黑色的,而是因為當時在表面上鍍了一層鐵,鐵生鏽了所以才發黑,而虎班的地方是由金子製成,於是到了現代就成了黑金的模樣。

虎節上寫了四個字「王、命、車、徒」,但在「命」的下面可以看到一個小小的符號,就是兩橫著像個等於的東西,就是一個重文符號,於是便讀成「王命命車徒」。



南越國時期,嶺南社會進入了一個飛躍發展的階段。南越王墓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,不僅揭示了墓主人的奢華生活,同時反映了嶺南社會發展已經緊跟中原的步伐,漢越等民族共同創造了嶺南文明。南越王墓及出土文物對研究嶺南地區早期開發史具有重要的價值。

有機會來廣州旅遊,喜愛歷史的你,絕對不能錯過這座博物館,如果能剛好在免費解說的時間點過來參觀,對於了解當地歷史以及出土文物能夠有更深的認識,感受一下南越王時期的食衣住行,也不枉費來此一趟。
南越文王墓
地址:中國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867号
開放時間:09:00~17:30
電話: +86 20 3618 2920
網站:www.gznywmuseum.org




✤文章收錄目錄:環遊世界 - 亞洲之旅 / 東亞地區 / 中國大陸 China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