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中國.廣東.廣州] 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



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軍校,是廣州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的重要標誌。

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,是以保護黃埔軍校歷史文化建築,展示黃埔軍校發展歷程為核心內容的紀念館。自1984年成立以來,一直致力於革命遺址、文物資料的收藏保護,展覽展示、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,被有關部門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,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,海峽兩岸交流基地,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廣東省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嶺南文化十大名片等。

現存黃埔軍校歷史遺跡二十餘處,成為愛國主義教育、國防教育的重要載體,主要遺跡:1996年重建的校本部、孫總理紀念室、孫總理紀念碑、俱樂部、游泳池、白鶴崗砲台、大坡地砲台、東征陣亡烈士墓園、教思亭、北伐紀念碑等。



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位在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內,離主要市中心較為偏遠,需乘坐廣州地鐵5號線至魚珠站A出口,出地鐵口之後再沿著指示牌走約800公尺到魚珠碼頭,如果不想用走的,出地鐵口外有三輪車可以坐(約8~10人民幣),或是有共享單車可以騎。



抵達魚珠碼頭之後,直接掃廣州的地鐵卡(2人民幣)上船即可,船駛過珠江,大約10多分鐘就會抵達長洲島。



下了碼頭,大概還要再走1公里過去,不想走的話可以騎共享單車、共享電單車,一路上很多好吃的,可以邊走邊逛,不急的人其實可以慢慢晃過去。



騎單車沿著標誌來到黃埔軍校舊址,到這裡之後各種車輛就不能進入了,只能再慢慢走進去。



一路上也不能隨意拍照,因為這裡還是軍營所在地,時不時的還會看到阿兵哥等等,算是一個軍事重地。



費盡千辛萬苦,終於到了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,不過參觀之前記得要先網上預約門票,或是現場預約也可以,但如果是繁忙的日子建議提早預約。



門票是不用錢的,只不過如果是台灣人要參觀的話,得先到遊客服務中心換票,大陸人則是直接刷身分證入場,另外週一是休館的,如果無法預約就是當天紀念館沒開放。



買好票就直接刷QR Code進去參觀⋯⋯



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是在1924年時,孫中山於廣州所創建的陸軍軍官學校。軍校的成立是孫中山聯俄政策和國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,後數次易名,因始創於黃埔長洲島,故通稱「黃埔軍校」。黃埔軍校是一所新型的軍事政治學校,由孫中山任校總理,蔣介石任校長,廖仲愷任黨代表。軍校以「創造革命軍,來挽救中國的危亡」為宗旨,實行軍事與政治並重的教學方針,形成了「親愛精誠,團結合作,為國愛民,不怕犧牲」的校風,培養了眾多軍事政治人才。黃埔軍校在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、北伐戰爭以及抗日戰年中立下了不朽功勳,在中國近代史尤其是軍事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


1924至1930年期間,黃埔軍校在長洲島辦了7期,合計潮州、武漢等分校共培養學生約3.3萬名。1930年9月,黃埔軍校全部遷往南京,1937年8月遷往成都。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遷往台灣。1938年黃埔軍校校本部被日機轟炸,夷為平地。



一進來後先是看到陸軍軍官學校二門,這裡原為廣東陸軍小學堂校門,黃埔軍校增建大門後,掛「陸軍軍官學校」門匾,此門改為「陸軍軍官學校二門」。1938年校本部遭日機炸毀,1996年復建。


校本部中問通道被稱為大花廳,官長政治教育、特別講演、紀念週活動均在此進行。每週都安排普通講演或特別講話,各職員均須到場聽講。1925年3月,孫中山逝世後,在此設立靈堂,供師生們致祭。



牆上的幾個標語,唸起來挺有意思的,寫的也很好😂



裡頭還有幾個展廳,展出民國初期的一些物品,以及當初革命時的故事,但因為現在是共產黨執政,所以裡面展廳脫離不了共產黨之間。



孫中山先生所寫的《三民主義》,黃埔軍校早期非常重視政治教育,力求使各學生徹底了解革命理論、革命方法、革命目的及革命對象,養成其政治常識,激發其愛國、愛黨熱誠,努力完成國民革命,實現三民主義。



原來黃埔軍官學校訓詞就是中華民國的國歌,從小唱到大的國歌出處。



潘學吟,廣東新豐人,黃埔軍校第三期入伍生第六隊隊長,這是他的畢業證書。



政治部
負責政治教育訓練,設指導、編纂、秘書股,後改為總務、宣傳、黨務科。戴季陶、邵元沖、周恩來、熊雄等先後擔任主任。




黃埔軍校的課室是教學的主要場所,課室中有桌椅、黑板,裝有電燈、電扇,黑板正前方掛有孫中山等領導人畫像。課桌抽屜內的物品擺放有嚴格規定,不得亂放。教官到課室時,學生要全體起立敬禮,由值日生報告到場人數。上課時,學生必須坐姿端正,聚精會神,不得稍有倦容。教學內容包括軍事課程和政治課程,其中軍事課程又分為學科與術科。除教官在台上講授外,學生經過教官允許也可以上台發表見解,實現教學相長。



教室外的廣場,平整且乾淨,適合操練的地方。



走廊上立著許多太平桶,其因軍校創辦初期,校內沒有自來水。管理部每日僱請四五十名挑夫從江邊挑水倒入大水桶內,以供使用。由於同時可作消防用水,故又稱為太平桶,在每進房前配置若干個。



自習室
每天晚上7時至9時為學生自習時間。學校專門開闢自習室,購置各種書籍及出版物供學生自學參考。同時,除軍校所發書籍之外,未經准許的私置書籍不得帶入閱讀。



入伍生總隊部
1926年3月8日,陸軍軍官學校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,蔣中正仍任校長。同時增設入伍生部,專司入伍生軍事政治教育及訓練事,統轄入伍生各團、營及附屬部隊,設主任教官、教官。王懋功任入伍生隊總隊長,張治中任副總隊長,後改任代理總隊長。



教授部
專司教授學生事宜,設學科及各課主任教官若干名,負責計劃教育、審訂教案、課程編審、教材徵集、教授實施、成績考核等。主任為王柏齡,副主任為葉劍英,戰術總教官為何應欽。 1925年1月,教授、教練二部合併為教育部。



書報閱覽室
軍校實行軍事和政治並重的方針,對學生進行經濟、政治、歷史、主義、黨綱和政策的政治教育。學生課餘時間常到此看書讀報,增加課外知識。




官長飯廳『大會議廳』
這是軍校教職員、官長、教官、指揮官用膳的地方。蔣中正等校領導也在此與大家一起共進飯餐。由於辦學經費欠缺,這裡也是軍校的會議室,許多重要的會議都在這裡召開。



校長會客廳『官長集合室』
這裡是校長接見賓客的地方,又是官長集合場所。室內懸掛的「登高望遠海,立馬定中原」對聯,是于右任贈蔣中正的。



總理室
校總理孫中山常到軍校視察和演講,有時太晚了便在軍校過夜,翌晨才返回廣州。這是他辦公和小憩的地方。



校本部辦公廳
年校建校伊始,孫中山任校總理,蔣中正任校長,廖仲愷任駐校國民黨代表。校總理為最高領導人。後因在潮州、南寧、長沙、武漢等地開設分校,放把設在黃埔的軍校稱為校本部。校長負費統轄全校人員,總理一切事宜,有關政治訓練事,要與黨代表協力進行。校黨代表負責監察校行政,指導軍校事務,主持政治訓練。1924年12月起增設教育長,胡謙、王柏齡、何應欽、鄧演達先後任職。教育長禀承校長或副校長督率各部,整理校務。1925年任命李濟深為副校長。同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,校本部成為校長、副校長、教育長處事機關,內設秘書長、顧問、隨從副官等職及總務、人事、軍法三科和秘書處,下轄教授、政治、管理、軍需、軍醫等部,以後設置略有變動。



秘書處
負責全校教育訓練的考察、審核,部隊編制組織及調遣、演習、校閱作戰計劃,以及人員升降、任免、調補、銓銜、考績及人事、典守印信、保管機密文件等事項。校長的中文秘書張家瑞、英文秘書王登雲也在此辦公。



校長室
1924年5月,孫中山任命蔣中正為校長,此為校長辦公和小憩之處。



從校長室窗外看出去還能看到軍艦以及珠江,視野絕佳的一處地方。



教練部
專司學生訓育、教練、射擊、技術、演習、校閱等計劃實施及考核事宜,統轄各學生隊,設各課主任教官和教官若干。主任李濟深,副主任鄧演達。1925年1月與教授部合併為教育部。



學生宿舍
學校校舍是利用原廣東陸軍學校和海軍學校舊址略加修繕,住的房子比較簡陋,只有一部分學生能住在這樣的宿舍裡,其餘住在臨時用蘆席搭成的棚子裡,睡的是用竹子搭起的床。早晨5時起床,晚上9時30分熄燈就痕。並製訂學生遵守規則,計分11章72條。



衛兵室
衛兵隊隸屬管理部,擔負著長洲島和軍校的衛戍任務,衛兵日夜輪流值勤。



紀念館裡還有一處為投影播放室,講述著有關國共合作以及黃埔軍校的歷史,如果逛累了也能來這裡看看紀錄片,稍作休息。



黃埔軍校,這個響亮的名宇90多年來一直牽動著海內外無數中國人的心。它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,是中華民族以武力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勢力壓迫的體現。它在艱難困境中成立,走過曲折發展的道路,為民族的解放作出過巨大的貢獻。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,以「愛國、革命」為核心的黃埔精神,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,也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。
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
地址:广州市黄埔区军校路170号
電話:(020)82202278,(020)82201082
營業時間:週二至週日09:00~17:00
週一休館



✤文章收錄目錄:環遊世界 - 亞洲之旅 / 東亞地區 / 中國大陸 China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Instagram